九年级下册第22课《出师表》
作者简介
诸葛亮,字孔明,号卧龙,汉族,徐州琅琊阳都(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)人,三国时期蜀汉丞相。他是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散文家、书法家、发明家,被誉为“忠臣与智者的代表”。其一生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,留下《出师表》、《诫子书》等传世之作。曾发明木牛流马、孔明灯等,并改造连弩,叫做诸葛连弩。于建兴十二年(234年)在五丈原(今宝鸡岐山境内)逝世。
写作背景
公元221年,刘备称帝,诸葛亮为丞相。223年,刘备逝世,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。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措施,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。为了实现全国统一,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,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,临行之前上书后主,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、严明赏罚、亲贤远佞,以此兴复汉室。
文体知识
“表”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,也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、请求、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。其特点在于“动之以情”,同时也有其特殊格式,如开头要说“臣某言”,结尾常有“臣某常诚惶诚恐,顿首顿首,死罪死罪”之类的话。
课文及详细批注
【图片】
深入探究
- 课文梳理:上半部分分析政治形势,阐述开张圣听、内外同法、亲信贤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;下半部分回顾一生经历,缅怀刘备的知遇之恩,表明北伐务求成功的雄心壮志。
- 文中着重回顾了刘备的哪两件大事?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?:三顾茅庐、临终托孤。表达了对刘备的感激之情及其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。
- 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,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?为什么?:“亲贤远佞”是主要的。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,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,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;只有做到亲贤远佞,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,“昭平明之理”,不至于忠奸不分,赏罚不明。
- 细读课文,指出作者“忠陛下”之“忠”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。:积极献言、积极荐贤、平定南方、积极筹备北伐。
写作特色分析
- 议论、记叙、抒情水乳交融:议论与建议中穿插了作者的生平经历,流露出真挚感情。
- 语言率直、质朴、恳切、精练:全文言辞恳切,“报先帝而忠陛下”之情贯穿全篇。
主题归纳
本文中,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言辞恳切地向后主刘禅提出三条建议,表达了“北定中原,兴复汉室”的决心,表现了他忧心国事、鞠躬尽瘁的忠心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优印良品,本文标题:《九年级下册第22课《出师表》详细学案。梳理课文知识点,把握主旨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