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经纬11月10日电 (罗琨 实习生 秦海齐)即便未曾亲临拍卖会现场,我们也可在电视剧中一睹拍卖会上竞价的激烈场景:“起拍价,500万!”“600万!”“650万!”“1000万第一次,1000万第二次,1000万第三次……”拍卖师随即环视四周,确认无人再出价,最终落下拍卖槌,宣布成交。
现实中的拍卖师体验究竟如何?拍品成交价格的高低,真的意味着一切吗?那些一挥槌便是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交易的他们,收入水平究竟如何?近期,中新经纬有幸对话两位拍卖师,带你了解这份职业背后的故事。
“95%的工作在上台前完成”
已在拍卖行业浸淫22年的高强,曾辗转于五家拍卖行,从库管到高管,对拍卖行的整体运作流程颇为熟悉。他认为,拍卖师的工作远非仅仅是在台上挥舞拍卖槌那么简单,他们更像是导演,需要在拍卖的前期、中期和后期进行统筹规划与策展布局。当拍卖师站上舞台的那一刻,整个拍卖工作已经完成了95%。
于闯,在中益五福(北京)拍卖公司执业的拍卖师,以他今年主持的一场春季拍卖为例。当时,弘一法师的十八罗汉组画是这场拍卖会的一件重磅拍品。为了确保顺利成交,在拍卖会开始之前的两天,公司就对这套画作进行了重点预展,为买家现场查看实物提供了最大的便利,同时为不能到达现场的国际藏家提供远程直播查看画作细节。
价格越高,就越好吗?
高强指出,拍品价格并非越高越好。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合理价格区间,拍卖是通过低价吸引人来买,但价格高于或低于这个区间,成交都会带来麻烦。因此,拍卖师需要在合理区间内尽可能提高成交价格。
一部手机如何卖到近60万元?
高强在一次慈善拍卖会上,观察到现场众多创业者对一部签有知名投资人签名的手机表示兴趣。他灵机一动,提议如果竞拍成功者不仅能获得这部手机,还能与这位投资人合影,并将合影存入手机中。这一创意激发了现场气氛,最终两部手机均以近60万元的高价成交。
面对流拍,拍卖师如何应对?
于闯表示,面对无人举牌的情况,许多拍卖师可能会选择直接流拍。但他通常会通过降低价格吸引足够多的买家举牌,再通过专业讲解展示拍品价值,并运用心理学技巧,适当“激”一下大家的情绪,使拍品最终成交。
收入水平如何?
拍卖师的收入与拍品成交价格并不直接挂钩。国内拍卖师大致分为两类:一类是在知名拍卖公司任职的专业人士,其收入与拍卖成交情况紧密相连;另一类是以拍卖师身份为生的专职人员,其收入情况与主持人相当,具有灵活性与市场性。
结语
拍卖师这个职业背后,不仅有专业的技艺,更有丰富的情感与策略。他们通过精心的策划与引导,使得每一件拍品都能找到最合适的归宿。而他们的收入水平,虽然与拍品成交价格没有直接联系,却同样体现了他们专业与努力的价值。
(中新经纬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。)
转载请注明来自优印良品,本文标题:《对话职业人|“一落槌就是几百万元买卖”,拍卖师的收入如何? 》